常见问题

网站首页 常见问题
新闻动态技术支持应用案例常见问题
推荐产品

积石山地震有何特点?为何破坏性强?专家详解→

来源:新华视点  2023/12/21 14:01:07  420
内容简介:此次地震有何特点?为何破坏性强?防灾减灾有哪些关注点?——地震救灾专家详析积石山地震相关情况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针对本次地震特点和救援的相关情况,记者采访了相关地震救灾专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高级工程师韩颜颜介绍,本次地震发生在甘东南活动构造区。该区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区......

此次地震有何特点?为何破坏性强?防灾减灾有哪些关注点?——地震救灾专家详析积石山地震相关情况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针对本次地震特点和救援的相关情况,记者采访了相关地震救灾专家。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高级工程师韩颜颜介绍,本次地震发生在甘东南活动构造区。该区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如1654年天水8.0级地震、1879年武都8.0级地震等特大地震。

韩颜颜表示,大多数地震都是由于地壳岩层运动造成的,运动的方式不同,导致的地震情况也不同。而针对积石山地震的初步震源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这是12月19日凌晨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陈家村拍摄的一处倒塌的房屋。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据介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挤压导致青藏高原隆起,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形成逆冲断层体系。逆冲断层两侧长期相互挤压,当挤压力超过岩石强度发生破裂错动,就会引发逆冲型地震。逆冲型地震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地面震动,导致房屋倒塌和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并对人类生活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影响。

同时,此次地震虽属6.2级,但震源深度仅有10公里,属浅源地震,进一步加剧了地震的破坏性。

“综合以上因素,在同等级地震下,本次地震造成的破坏性相对较强。”韩颜颜说。

除了地震本身破坏性强外,天气与人口密度也是导致人员伤亡大的客观因素。

“地震时恰好是隆冬时节。”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孟潭表示,全国范围内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加剧了冬季的寒冷。对于救援来说,严寒天气无论是对于被困人员的存活率、救援人员的工作状态都是较大的威胁。此外,震中附近人口密度较大,地震发生在凌晨,客观上拉长了居民对于地震的避险反应时间,加重了伤亡。

对于灾后应对,韩颜颜表示,此次地震的发生地点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区域,区域内多属侵蚀堆积河谷地貌,两岸岩石性质多为松散堆积,多活动断层发育,后续一定要密切关注潜在的滑坡、坍塌等风险。

面对这起地震灾害,各部门全力支持抗灾抢险。截至20日20时,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甘肃、青海地震灾区累计调拨13.5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12.66万件,在途0.89万件。根据应急管理部数据,截至19日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救援人员2042人、救援车381辆、搜救犬37只赶赴灾区救援。


12月19日,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消防人员在安装取暖设备。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当前,积石山6.2级地震甘肃救援工作基本结束。高孟潭提示,在群众生活安置方面,要鉴定可使用的安全建筑物,对居民是否易地安置进行合理评估,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同时,要继续警惕潜在的冻伤、火灾等灾害的发生,并为可能发生的余震做好准备。

在灾害预防方面,高孟潭建议,应基于此次救灾的经验教训,提升对隆冬时节高寒地区地震的应对水平。根据本次地震老旧农村建筑遭破坏相对严重的情况,着力提升农村房屋和城市老旧建筑的抗震性能,并严格根据国家规定的抗震标准进行受灾地区住宅楼重建。

相关专家提示,抗震教育要功夫下在平时,培养公众牢牢掌握紧急逃生本领,不断提升相关部门地震预报能力和抢险救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9日9时46分,距离积石山地震不到10小时,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针对两次地震,韩颜颜表示,两次地震距离较远,分属不同的构造带,两者并无必然联系。(记者魏弘毅)

推荐阅读

记者手记:沸腾的汤面,升腾的希望

晨光熹微,朝阳初升。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临时安置点里,一排排搭建好的蓝色帐篷排列有序,炊烟袅袅升起。

今年60岁的大河村村民马仲明裹着厚厚的棉衣,碰上了同村的朋友,相互问候了震后的生活状况,便结伴向安置点西边的牛肉面发放点走去。


图片在安置点的帐篷里,马仲明(左一)和同村村民正在吃面。新华社记者 胡伟杰 摄

“我习惯早上吃碗牛肉面,听说这里今天会发牛肉面,我就赶过来了。”马仲明说。

西北人爱吃面,甘肃人更爱牛肉面。有嚼劲的面条,搭配上鲜美的牛肉汤和肉块、萝卜,撒上香菜蒜苗,淋上一勺用辣椒碎和辣椒油做的辣子,这是甘肃人早餐的经典搭配。严寒的冬季,吃完一碗牛肉面后浑身发汗,身心俱暖。即使发生了地震,不少像马仲明一样的当地人依然念着牛肉面这份“心头好”。

在发放点,不少村民早早排起了队伍。

队伍的正前方摆着一张桌子,鲜红的辣子、嫩绿的香菜碎、微微冒着热气的牛肉块被一一分装在碗里,烧红的煤炉上架着几口大锅,锅中的汤汁“咕咚咕咚”冒着泡。

“这么冷的天,让大家吃碗热汤面,暖和舒服一点。”发放牛肉面的组织人马班吉和同来的伙伴们一边忙碌着,一边热情地对大家说。

今年31岁的马班吉已在兰州开了7家面馆。地震第二天,他在新闻中看到家乡遭遇地震,作为土生土长的临夏人,那一地的砖块瓦砾、裂开口子的墙壁揪痛了马班吉的内心。担心着乡亲们是否能够吃上热汤面,他毫不犹豫地关了2家面馆,带着分店店长、伙计等近30人,载上一箱箱面粉、煮熟的牛肉和其他食材,开车从兰州赶了回来。


在大河村临时安置点,马班吉和伙计们为村民们分发牛肉面。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这次地震后,各部门通力合作,很快抢通了道路,恢复了供电。原本以为要很久才能进入灾区的马班吉,一路几乎没有碰到太多的阻碍,便跟着救援队伍和物资支援的车队进入了震区。

“我们是震后第二天晚上到的,当地的武警和消防战士帮我们搭好帐篷后,我们就赶紧准备食材,一直忙到早上4点。”马班吉说。

稍事休整,早上6点多,炉子烧起来,大锅架起来,面饼和起来。不大的帐篷里,大家为即将到来的乡亲们忙碌着,满是干劲。天色漆黑,冰冷严寒,帐篷里却是一片火热。

8点多,太阳升起,伴着暖洋洋的阳光,“头锅”开了。马班吉的伙计娴熟地舀起一碗面汤,撒下一把面条,牛肉块、香菜碎,再加上一勺辣子,第一碗冒着热气和香气的牛肉面递到村民面前。

“我们准备了15000多份牛肉面,足够发到晚上的。”马班吉说。

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填饱了大家的胃口,也驱散了一夜的寒气。

今年12岁的周毅豪排到了3碗牛肉面,抱着塑料碗赶紧回到帐篷,与家人围坐在暖炉旁,大口吃着牛肉面,平时羞涩的他跟家人兴奋地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牛肉面!”

大灾之下,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就能鼓舞人心。

“大家让出一条队伍,让还要去工作的人先拿面,他们吃完了还要继续工作。不要拥挤,咱们的面管够。”马班吉拿着扩音喇叭,安抚着排队的村民。

“吃了面,喝了汤,浑身暖乎乎的,干活更有力气了,恢复重建的信心更足了。”大河村村民陕玉清说,他已经开始在琢磨怎么重新把农家乐的生意搞起来。

沸腾的是汤面,升腾的是希望。

一辆辆装满物资的货车开进安置点附近,将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送进来。由村民自发组建的志愿者放下手中的碗筷,奔向货车卸货,给大家发放物资。

吃完早饭的武警战士、消防救援队员列队齐整、目光坚毅,正在听从新的安排,着手今天的村民安置和倒塌房屋清理工作。

生活在继续。有希望温暖过冬,有信心重建家园。(记者叶昊鸣、王聿昊、多蕾、胡伟杰)

相关产品
相关动态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并已注明转载来源,若有涉及侵权,请联系0318-6666807进行删除!
© 2024 hszhishuidai.com 版权所有 冀ICP备16028262号
友情链接: 建筑隔震支座 建筑减隔震 高阻尼隔震支座 摩擦摆隔震支座 建筑减震支座 高阻尼支座 铅芯隔震支座 铅芯橡胶支座 HDR隔震支座 LNR橡胶支座 LRB隔震支座 LRB铅芯支座 LRB橡胶支座 隔震支座 铅芯支座 HDR橡胶支座 LNR隔震支座 天然橡胶隔震支座 FPS隔震支座 FPS摩擦摆支座 HDR高阻尼支座 建筑高阻尼支座 建筑摩擦摆支座 橡胶隔震支座 建筑铅芯支座 建筑橡胶支座 建筑阻尼器